视频会议系统随着ITU-T于 1990年制订了ITU-TH.320标准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产品,并随着需求的增加,出现了快速发展时期,于1995年、1996年达到第一个市场高峰。 ITU-T也在这一时间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的多媒体通信标准ITU-TH.32x,其中包括ITU-TH.323标准。近几年由于通信技术开始从传统的电信业务向IP业务转化,以ITU-TH.320标准为代表的第一代视频会议产品开始走出历史舞台,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取而代之的是以ITU-TH.323 标准为代表的新一代视频会议产品。
ITU-TH.323 也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6年制订的ITU-TH.323标准(现在称这一标准为版本1),它主要定义了在没有服务质量保证(QoS)的 LAN上的多媒体通信标准。由于LAN的局限性较大,应用范围较小,这一标准并没有出现可观的市场份额。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2月制订的 ITU-TH.323标准(现在称这一标准为版本2),它主要定义了在分组网络上的多媒体通信标准。在制订这个标准的过程中,ITU-T已经发现版本1存在的问题,并注意到通信技术的变化,因此这个标准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可以采用这一标准实现实际通信业务中大部分业务功能。
这些业务功能包括:桌面和会议室型视频会议、IP电话和可视电话、协同办公、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客户服务中心、安全监控、音频/视频广播、网上银行、交互购物。
采用 ITU-TH.323v2来代替ITU-TH.320和ITU-TH.323v1的原因是由于新的标准同前面的两个标准比较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主要表现在:ITU-TH.323v2定义在通用网络体系结构之上,与具体网络无关,极大拓宽了应用范围。它可以应用在以太网、局域网、ISDN、帧中继、ATM、X.25、DDN等各类网络之上。由于ITU-TH.323v2并未对硬件和操作系统作出具体要求,因此它可以在多种平台之上实现。由于 ITU-TH.323v2定义了采用RSVP协议进行通信资源的协商和预留,因此它可以在各类分组网络(特别是IP网络)上实现服务质量保证,最大限度地保证多媒体通信质量。ITU-TH.323v2可以进行自动带宽调整,可根据网络传输质量的变化自动调整通信带宽,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还可以提供对多点通信的支持和提供对组播通信的支持。
由于ITU-TH.323v2具有这样广泛的适用范围及众多优点,因此目前在视频会议产品方面已经开始由采用ITU-TH.320标准向采用ITU-TH.323v2过渡。
目前,视频会议系统正进入一个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兴的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制造商源源不断地进入需求日益膨胀的市场。有资料表明,2002年至2004年是中国视频会议市场步入成熟的关键时期,到2004年集团用户购买远程视讯终端设备和网络视频通信设备的可能性分别为86.7%和90%。可以说,远程视讯终端设备和网络视频通信设备在未来几年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将得到大面积的普及。
中国幅员辽阔,会议电视系统潜在需求极大,吸引着无数企业进入这一领域。目前,国外从事视频会议系统研制、生产的大公司大多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研制H.323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技术,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从产品现状来看,各厂商都能完成H.323协议规定的主要功能。但由于对协议的理解不一致,或协议本身规定性不强,各厂商在协议实现中有很多独特的思路和实现方式。一方面使 H.323视频会议系统丰富多样,各有所长;另一方面也使各厂商的产品互连互通能力不强。这对于构建世界范围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网络会造成不便。
另外,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涉足H.323视频会议系统经营领域,这使得电信级的H.323视频会议系统逐渐成为现实的需要,各厂商已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电信级的产品的研制和竞争。
新的业务需求,如远程教学、远程监控、可视聊天等方兴未艾,使H.323视频会议系统切入个人应用领域成为可能,并使市场迅速扩大。然而,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产品和合理的运营模式,设备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对这些方面的需求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谁先走一步,谁就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