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rlang 的分布通讯安全策略
    时间:2008-10-22   作者:佚名   出处:互联网

    Erlang的分布式通讯安全策略,可以归结为 All or None。要不拥有全部的权限,要不就完全没有。

    它的节点安全设置,是通过一个magic cookie来实现的。这个文件默认放到
    $HOME/.erlang.cookie ,文件内容是字符串。

    当启用分布通讯的时候,这个magic cookie就很重要了。如果在命令行里面带上 -setcookie ,则在当前节点使用这个cookie值,否则会使用 $HOME/.erlang.cookie

    比如现在有两台机,192.168.0.2 & 192.168.0.3,分别叫做 foo 和 bar
    在 foo 输入

    erl -name foo@192.168.0.2 -setcookie foofoo

    输出

    Erlang (BEAM) emulator version 5.5.2 [source] [async-threads:0] [hipe] [kernel-poll:false]Eshell V5.5.2 (abort with ^G)
    (foo@192.168.0.2)1>

    在 bar 输入

    erl -name bar@192.168.0.3 -setcookie barbar
    net_adm:ping(’foo@192.168.0.2′).

    由于两个节点的cookie不一致,因此无法直接通讯,bar输出

    pang

    而 foo 会输出警告

    =ERROR REPORT==== 28-Mar-2007::18:00:00 ===
    ** Connection attempt from disallowed node ‘bar@192.168.0.3′ **

    要使得bar能够跟foo通讯,可以使用

    erl -name bar@192.168.0.3 -setcookie foofoo

    启动shell,或者在shell里面输入

    erlang:set_cookie(’foo@192.168.0.2′, ‘foofoo’).

    这时候就可以了

    (bar@192.168.0.3)2> net_adm:ping(’foo@192.168.0.2′).
    pong

    而且节点间会建立了连接

    (bar@192.168.0.3)3> nodes().
    ['foo@192.168.0.2']

    要注意,之所以All or None里面的“ALL”,是因为互相连接上的节点可以拥有全部的权限,比如

    (bar@192.168.0.3)4> rpc:call(’foo@192.168.0.2′, os, cmd, ['ls']).
    “bin\nChangeLog\nerlang\nerlang.ico\nlib\nstart.sh\n”

    如果不幸你是用root启动,太好了,通过rpc就可以拥有全部的操作权限。。。。

    因此,使用分布式通讯,特别是有客户端节点部署在普通用户机上的系统,要非常留意权限问题。更好的方法是用Socket进行通讯,将请求封装为一个 tuple,比如 {login, Name, Password},然后用 term_to_binary 发送过去,只要两边都设置好 {packet ,4} 这样的参数,接收这个 tuple 是很方便的。

    网上有人说,Joe的新书里面会对安全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

    转贴注:

    在前面转贴的“ThinkingParallel 对 Joe Armstrong 的访问”中,Joe Armstrong 自己也提到,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他重新再来实现 Erlang,他很想引入一个全新的安全机制(可能类似于Java的,不过我认为Java的安全机制过于复杂,很难理解),以取代目前的“All or None”权限控制模式。

    网友留言/评论

    我要留言/评论